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张善超老师。在这个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迎新时节,我十分感谢学院给我这次和大家谈心的机会。
我谨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从今天起,你们将成为千年学府、百年名校湖南大学的一员,成为底蕴深厚、薪火相传的教育科学研究院大家庭的新力量。你们可以将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此刻,我相信每位同学的嘴角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中更憧憬着即将开启的三年研究生旅程。然而,三年不长,却足以决定一个人未来的走向。在这段关键岁月里,我们每个人都绕不开“一个问题、三大陷阱”。今天,我想围绕这个主题,与大家做一次坦诚的交流。
首先,我想和大家谈一下“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研究生教育于我而言意味着什么?”对于每一个新入学的研究生而言,“如何度过有意义的三年”是每位新生在开学之初必须面对的问题。有同学会说,“是为了三年后找到好工作”。有同学会说,“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能力”。这些回答固然不错,但并不全面。荷兰学者格特∙比斯塔(Gert·Biesta)曾提出“教育的三功能观”,即资格化、社会化和主体化。他认为:“资格化涉及获取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情等;社会化涉及我们通过教育而成为已有传统和行动方式中的一员;主体化则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涉及解放、自由以及由此带来的责任。”同样,我认为,研究生教育就是不仅要给予大家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的能力、专业的人才身份,而且还要使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在积累专业知识、锤炼专业能力的过程中能够思考认识到“我是谁,我从何处而来,我要走向何方”的问题,最后遇见并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我想或许这些才是研究生教育于我们每个人而言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同学们,在成就美好自己的研究生求学之路上我们虽无大难,但却不乏险阻。下边,我将和大家一起谈谈这些我们习以为常但往往扮演毁坏“千里之堤蚁穴”的三大陷阱。
一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浪漫陷阱。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曾用“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阶段”来描绘学生认识发展的节奏。浪漫阶段讲的是在学习开始之初,学习者对周围的一切新事物都会感到好奇和兴奋。在这些多元化、快速化的新奇感刺激下,有些学习者自以为见多识广,但他们很少关注到自己所学所见所闻却是模糊的、表浅的、碎片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体验浪漫之时,我们少有对“我是谁?我想要什么?”等问题的认真慎思。新学期伊始,我们所有新生会在学校、学院、研究生会、各类社团的安排下参与各类参观活动、游学活动,聆听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精彩授课与讲座,会认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朋友。有的同学还会幸运的遇到那个美好的“他/她”。这些都让我们研一的生活变的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在这种多彩的氛围下,有些同学会在研一即将结束的时候不免发出“时间如白驹过隙,而我却所得甚少”的感慨。因此,同学们,在我们享受学校、学院、各类学生社团给我们安排多彩生活、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张开自己的“心眼”,在这“百花丛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生活之路、学习之路,进而为走出独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找准方向。
二是“明日复明,明日何其多”的懒惰陷阱。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的就是我们要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关于学习时间,我曾经问过自己的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在湖南大学学习时间是多久?”。他们笑着说“老师,我们是3年制硕士研究生,有3年学习时间。”我笑着说;“不对,你们没有3年。”一位学生面带惊讶的说,“张老师,你可不要吓我哦。我可不是吓大的!”。我微笑着说,“张老师没跟你们开玩笑,你们确实不是三年。我现在问你们,你们睡觉不?吃饭不?玩耍不?你们能够做到每天学习12小时不?”他们说“感觉不能。”我说“好,那这会儿你们就只有18个月的学习时间了。那我再问你们,你们研三会不会安心在校学习、写论文?”他们说,“不行,我们要出去找工作,备考公务员,全部在校学习不现实。”我说,“那好,再扣除三分之一,你们只有12个月了。你们周末、寒暑假、国定节假日能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且有计划的在学校学习?”他们还是说,“这很难做到。”我说“这次咱们扣的少点,就扣2.5个月。那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会不会有那么几天不舒服?亦或是家里有意外情况需要你们回去处理?”他们说,“有可能。”我说,“好,那我们再扣除半个月。现在只剩下10个月了。你们看,我们能够全身心的,有计划的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时间仅仅只有300天,共计7200小时”。同学们,试想在这宝贵的7200小时中,我们既要完成各种课程、又要参与各种活动,还要习得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完成学位论文,我们若不提前规划好职业生涯,又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业与成长?所以,我们在研一就要立足长远目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三是“内卷”“躺平”引发自我消极退化陷阱。今天很多人都在讲“内卷”“躺平”等词汇。其中不乏广大青年学生。他们之所以这样说,可能是为了发泄心中的烦闷,或是因前途未卜而感到迷茫,亦或是对“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赢”的困境发出无奈的吐槽。在这种氛围的长期浸润下,很多学生慢慢的会变得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对学习缺乏热情,进而陷入一种“自我消极退化”生活学习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里的奋斗,从某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卷”,是一种将自身价值实现和民族复兴责任融入当下学习、工作中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意义的持续实干,是一种力求自身不断成长的不懈努力。所以,同学们,我们要秉承这一“内卷”观持续地去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进而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言语到此,我们不难发现。研究生阶段我们要敢于立志,勇于奋斗。这样我们的研究生生活不仅精彩,而且具有意义。同学们,纸短情长,道不尽学院全体老师对你的欢迎之情,祝福之意。最后,祝愿大家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快乐生活、认真学习,幸福成长,早日成为心目中那个理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