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731-88822454

新课程评论:岳麓峰会 | 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与行动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4日  点击量:

undefined

 

教育强国建设: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与行动

——湖南大学第三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岳麓峰会综述


 
2024年6月22日,第三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岳麓峰会在长沙成功举办,峰会的主题为“教育强国建设: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与行动”。本届峰会由湖南大学主办,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湖南省教育学会初中校长工作研究分会、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新课程评论》杂志协办。
来自全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校长1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得到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传贵,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杨颖,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妍出席并讲话,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唐珍名致欢迎辞。上午,峰会开幕式及主旨报告分别由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仲尤、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军山主持。下午,两个分论坛分别由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蒋家琼、李兵教授主持,长沙市教育学院院长孙智明、岳阳市教科院原副院长张金华担任与谈嘉宾。

6BA345

本届峰会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目标,探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与行动,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评价变革、中小学校园欺凌、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从理论思考、经验总结、路径探索等多个层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为参会代表提供了一场丰富的思想盛宴,搭建了一个充分的交流平台。
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与新使命
中国教育正在进入一个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新时代。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一论述强调了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地位。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需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明确了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也揭示了基础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所在。
新时代,新形势,新使命。扎实筑牢基础教育之于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作用”,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之问”。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勇于担当,敢于挑战,以实际行动作出切实的回应。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孙传贵认为,基础教育改革要向根子发力、向堵点发力、向民生发力,既要发挥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的精神,也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相关好经验好做法。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杨颖提出,各级各类教研机构和学校教研部门要协同开展跨系统、跨单位、跨学段、跨地区的学术科研,共同为推动湖南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长沙市教育局局长王妍表示,长沙市教育局将与湖南大学就大中小贯通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教育、教师培训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新动能。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唐珍名强调,我国基础教育正逐步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整体转型,这一重大战略转型要求基础教育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与此相适应、相匹配,并通过改革创新充分释放基础教育的发展活力。
认识并践行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基础教育的使命,是一个思想指引与行动协同的过程。具体而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哪些困境?如何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点?怎样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有哪些?为更好地将理念付诸于行动,将思考转化为实践,教育工作者们需以全方位、系统性、整体性的视角,直面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个维度
1  
以前瞻思考彰显教育高度  
前瞻思考、前沿观点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次会议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数字化转型等前沿问题。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聘教授蒋凯以国际比较的视野指出,拔尖人才培养培养需要博采众长,美国、英国、德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各有特色,其有益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学、中学和小学相互衔接,需要学校与社会通力合作,共育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副理事长刘红云认为,今后的教育一定建立在教育大数据的基础之上,“整体性、个性化、智能型、预警性”是智慧教育的显著特征,因而基于数据的教育决策与教学改进非常重要,应建立区域范围内应用数据的清晰规划,帮助老师和学生通过数据解释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加强基于数据改进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探索和研究,等等。
2  
以学校治理拓展教育深度  
面向新时代,破解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题与挑战,需要从普通高中教育整体发展的角度进行系统考量。湖北省黄冈中学校长刘折谷对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与学校治理问题进行了探索,包括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多元课程体系;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力求规范精准高效;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从管理走向治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理念与行为始终聚焦的两个问题。长郡中学校长邓智刚总结了打造受欢迎的卓越管理团队的“七有”工作法,即管理有制度、工作有计划、活动有方案、执行有力度、结果有反馈、事事有反思、改进有提升。恩施高中校长谭斌主要通过抓实“六好”管理,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包括丰富六好创建内容,优化学校治理;拓展六好创建形式,激发师生活力;强化六好创建评价,提升学校品质。
3  
以生命关怀传递教育温度  
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可以说,教育质量和教育温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生命共振的氛围中,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铁芳以唐诗为切入点,强调生命打开包含两个维度,即向着天地的开阔与向着人世的深情。唐诗视域宽广,不仅有向着天地时空的开阔大气,且包含对人世的深情,足以滋养我们对人事的眷念,激活我们的人间大爱,由此而形塑我们生命存在的基本范型:置身天地之中的至美、至爱、至情与至气的结合。唐诗还给予我们最完备的生命范型,生命的丰富、活泼、开阔与世界的丰富、活泼、开阔,在唐诗中可以获得统一性。教育,理应传递温情与暖意,应该强调关系、共情、审美,用生命连接生命,用生命唤醒生命。
三、新时代中小学发展与创新的实践探索
1  
聚焦问题,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方略  
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化、系统化的过程,不同学段各有侧重,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而言,早期培养是其重要环节。本次会议,几位小学校长聚焦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问题,从内涵、理念、路径等不同维度作了探索。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教育集团总校长李臻分析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内涵,具体包括对三个问题的回应,即明晰素养体系、培养体系问题、支持保障问题。湖南大学子弟小学校长胡力总结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理念,即营造百花齐放的成长沃土、包容思辨批判的质疑眼光、鼓励经世致用的实践能力。长沙市雨花区雨花实验小学校长万淑兰提炼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路径,包括以品德教育为根本,全面开展“四雅德育”;以课堂教学为关键,稳步推进“让学拓思”;以课程建设为保障,深入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小学和中学需要双向奔赴。探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策略对于中学教育发展同样意义重大。长郡中学副校长、麓山国际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向雄海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在学校形成了创新素养课程体系、协同育人课程体系。中雅培粹学校校长徐宏勇指出,要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赛道。学校从课程开发、文化建设、生态营造等方面着力,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及实验室的合作,与博物馆、地质馆、科技馆等开展馆校共建的联合活动,让不同的学生能尽展其才,让每一块金子都闪光发亮。
需要注意的是,“拔尖”是目标,不是实现方式,更不是“掐尖”,应从更开阔的视角来考量人才培养问题。长郡双语实验中学校长黄斌从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工作经验出发,倡导培养自信豪迈的中国人,认为要从身边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教育人身上领悟可以落地的、切实可行的育人方法。弘扬教育家精神,指向的也是人才培养,其出发点在于明确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弱化功利化价值判断,强化生命意义价值引导。
2  
找准支点,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生态  
教育数字化不仅是对教育的赋能,更是对教育的变革和重塑。学校该如何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多位校长以校长领导力、教研、教学、课程、场景、阅读等为支点,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路径。
从整体布局,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 雅礼中学副校长、雅礼洋湖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帅亮重点介绍了学校在打造智慧课堂平台、探索智慧课堂范式、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促进数智创新转型等方面的经验。长沙市育英学校党总支书记唐冬梅阐述了学校从整体探索数智化的实施路径,包括共享环境“智理”、助力教师“智研”、赋能课堂“智学”、多元资源“智育”。麓山国际实验小学校长聂琴总结了数字化转型的“麓小路径”,学校通过校内教学、管理等数据的智能化采集和精准分析,推进教育数据治理,充分发挥数据放大、倍增价值,实现数据驱动的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局部着手,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比如,长沙外国语学校以数智课堂为支点,严莹校长指出,数智课堂的重要特征为资源数字化、学习个性化、情境沉浸性、思维高阶性,“四疑”教学范式与“学科思维模型中心数智课堂”都是数智课堂的真实落地。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教育集团以智慧美育为特色,刘菲菲校长从场景优化、课程融合、智慧赋能三个维度阐述了学校全景式智慧美育的架构。湖南师大附属小学以校长领导力为抓手,李晓玲校长指出,校长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要注意提升顶层设计能力、行政管理能力、课题领导能力、依法治校能力、个人人格魅力。长沙市岳麓区滨江小学以阅读教育为切口,蒋娅娟书记介绍了学校通过公号推文、与音同行、智慧阅读、作品呈现等方式,得以延展书香校园的内涵,赋能阅读教育的开展。
3  
协同发力,共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  
身心健康是个体成长的基础,是社会关注、人们关切的重大议题。近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则更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需从多个方面协同发力,以守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其一,培育积极的心理素养。 周南中学校长陈新春介绍了学校“五位一体”心育体系,强调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体系,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素养。心理素养好的人才能保持对环境良好的适应能力,才能充满自信、积极乐观、富有创造性地投入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培育积极的心理素养,在学校教学中意义重大。湖南省地质中学校长许韶歆进一步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质量教育的鲜明特征。学校培养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心育教师团队,通过课程实施和家校协调落实心育,并以部门联动和协同形成了长效机制。
其二,涵养健康的生命状态。 明德中学校长王胜楚强调以文化人、涵养生命;明德树人、五育融通;生命至上、协同育人。同时,学校注重以健康为基础,培养“明德向上”的心理品质;以预防为重点,守护“明德惟馨”的成长氛围;以干预为关键,筑牢“明德致远”的健康防线。长沙市岳麓区实验小学校长吴静认为健康的生命离不开自然,学校以绿色润泽童心,主要从静态视角、动态视角、协同发展三个方面建构了幸福校园的生命图景,通过环境、课程、制度协同联动,形成了绿色精神文化。
其三,构筑安全的成长环境。 校园欺凌治理的目的是防范、矫正和教化,安全的成长环境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障。长沙市明达中学探索了“332”校园防欺凌体系,曹建新校长强调要用爱与智慧为屏障,注重通过课程实施以及人文治理预防。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校长吴志勇从真实的案例出发,阐述了校园欺凌的若干危害,倡导要重视校园欺凌的紧迫性,并提醒校园欺凌不一定发生在校园内。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大泽湖学校校长吴虎强从“礼”的现代教育意涵出发,强调在规训与内化中育生命自觉,让礼之教融入立德树人体系之中。总之,从生命意义的角度而言,校园欺凌治理告诉我们,要尊重、珍爱、保护生命,要用生命来影响生命。
4  
紧扣时代,深化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新路径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教育现代化进程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其中重要一环。如何以评价牵引,形成学校竞相创新和长远发展的生动局面,也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关心的议题之一。
基础教育评价改革要有宏观视角。 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周文美从宏观上探讨了数字时代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即对人才的要求有了变化,从知识向思维转向,从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变。并以国际视野对英国、美国、芬兰的教育评价经验作了介绍,指出数字时代的教育评价需要科学合理的理论作指导,构建各级各类智库,制定科学合理的路径,发挥数字化工具作用。长郡滨江中学校长石东妮提出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评价改革有两条可行路径:其一为基于AI教室智能研修平台开展“智慧”评价;其二为依托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开展“精准”评价。人工智能在教师个人画像、课堂数据分析、教学设计优化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势。而再往深处走,如何提升教师的数字评价素养是亟需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础教育评价改革要有微观行动。 深入推进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不仅要构建教育评价的专业化支撑体系,也要聚焦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等,需要以具体微观的行动取得实质性突破。长沙高新区麓谷小学党总支书记罗湘君探讨了学校德育发展性评价的意义、现状和困境,该校的变革行动包括构建“诚勤雅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个人—同伴—师长”多元评价主体,运用智能化评价工具和方法。教育评价应该借助技术的力量,突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侧重自主评价中的个性化特质与潜力,从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  ◆  ◆
本届峰会策划精心、筹备细致,既延续了前两届的优良传统,也更明显地体现出自己的精神特质。一是开放。800多年前岳麓书院的“朱张会讲”体现出开放姿态和包容精神。会议代表们来自全国各地,岳麓山下,交流探讨、追问互动、求同存异,这是“朱张会讲”精神的传承,也是湖南大学“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传统的延续。二是前沿。本次会议的主题和议题皆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与前沿,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掌握前沿政策、探索前沿技术、了解前沿趋势,从而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三是跨界。本届峰会跨越理论、地域、系统、学科和学段等,体现出跨界性。教育需要跨界,跨界性也是整体性、系统性,是综合融通的过程。四是协同。教育还需要协同,发挥多方优势、相互支持,切实增强育人合力。本届峰会也是湖南大学联合多家单位共同举办,是汇聚力量,协同完成的一场盛会。


开放、前沿、跨界、协同,这是岳麓峰会的精神特质,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具备的鲜明特征。与会代表们一致期待,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岳麓峰会能汇聚、影响更多教育人,进一步以思考和行动,共同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基础教育的力量和智慧。

◆  ◆  ◆

67F8D5

注:本文作者为《新课程评论》杂志编辑部主任谢琰,执行主编余孟孟。
【新闻报道


《第三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岳麓峰会在湖南大学举办》

《第三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岳麓峰会在长沙举办》

《中考刚刚结束,湖南160多位中学校长们为何齐聚岳麓山下?》



///|

评新课程,论大教育。《新课程评论》设置「名家」「专题」「探索」「研究」「纵横」「弦歌」等栏目,刊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理性、建设性助力教育发展,展示一线教育教学成果,加强学术交流对话。

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为:42-145


联络我们

投稿信箱:XKCPL01@126.com

邮购信箱:XKCPL02@126.com

联系电话:0731-84415816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五一大道新华大厦2楼



上一条:“国培计划”子项目市县青年骨干校长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在我院成功举办 下一条:湖南教育新闻网:第三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岳麓峰会在长沙举办

关闭

Copyright © 2022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电话:0731-88822454 邮箱:jxtan@hnu.edu.cn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