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学院学术氛围,增进教师之间学术交流,加强对教育研究前沿、教育热点更深入理解,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多年来延续性定期举行教师学术午餐会。本次午餐会于2023年2月21日举行,主题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罗仲尤院长、阳征书记、余小波教授、胡弼成教授、蒋家琼教授等15人参与交流讨论,活动由院长助理袁建林副教授主持,秉持开放、自由、多元的学术风貌,老师们围绕主题畅所欲言。
袁建林副教授从“教育数字化转型热的现象解读”、“教育数字化何为?”、“学院教育数字化研究是否可为?”三方面引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讨论。认为教育数字化不是新东西,教育数字化兼具有理论与实践历史,更表现为一种未来趋势。就目前来看,教育数字化转型并不理想,“乔布斯”之问依然没有得到回答。教育数字化是教育改革的增长点,在湖南具有广泛实践场域,教育数字化研究大有可为。
胡弼成教授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未来的趋势,但教育数字化、技术化难以改变教育的本质。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突破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桎梏,向注重思维培育的教育新形态进化。未来的教育模式绝不会是单纯强调知识的机械记忆,更多的应是培养学生思维,我们需要对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促进思想培养进行更多的思考。
张善超助理教授针对当下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出“何为教育的本质、何为人的本质”的思考。当下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教育正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革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要一分为二去看待,当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和代替人类去完成更多活动时,教育是否就失去了培养人的意义?人的潜能和可发展性是否面临一种挑战?这是我们未来需要更多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ChatGPT是当下火热的大型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它的产生对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叶甲楚助理教授以ChatGPT为例子,演示了用该软件进行知识对话的流程,引发在座老师的热烈讨论。
徐丹副教授提出,之前的技术变革为什么没有引发教育模式和形态上的改变?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未来教育变革的趋势,教育数字化转型关键是“人”的改变,需要我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提前做好准备来迎接变革。
朱恬恬副教授认为,对于教师来说,教师是否需要具备数字素养?数字素养到底是什么,需要教师具备怎样的技能?教师对数字素养的了解需要达到怎样的程度?不同学段的教师是否需要具有同样的数字素养?对于孩子来说,使用电子产品又有多大程度可以真正帮助孩子提升数字素养?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蒋家琼教授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人才培养改革中的重要方面,需要我们从理论知识层面来研究更多的做法和经验,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思考方向。
阳荣威副教授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给教育理念和形态上带来巨大变化,需要我们以数字化赋能教育为切入点、以数字化赋能教育评价改革为增长点进行深入挖掘。
罗仲尤教授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扑面而来,趋势不可逆转,核心是“从重视记忆向重视思考”的转型,将更加强调学生问题设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能对“转型”产生误解,这并不意味着轻视知识的传承,而是单纯留给学生记忆知识的时间会减少,合作学习、创造性探究的时间要增多,因为单纯性知识记忆变得越来越有可替代性,越来越可借助教育信息化去赋能,教育教学的重心要转移到不可替代的部分,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人格完善、能力提升等各个方面。
刘声涛副教授认为,在当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影响,教师的部分工作可以被技术取代,同时也认为教师难以完全被技术取代,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知识、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让技术赋能教育教学。
阿子木副教授以Blackboard为例,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用数字化软件和技术的意愿并不强烈。他提出,不仅学生在学习中要学会如何掌握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学会如何应用技术,这样才能更大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全薇助理教授以身边的课堂教学为例,提出学生要学会转换自己的数字化思维,要关注ChatGPT等智能技术所衍生的学术伦理问题。
袁建林副教授进行了简要总结。本次午餐会切中教育热点,讨论热烈深入。虽然时间紧凑,但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学术背景和学术旨趣进行了深入思考,衍生了多元化观点。促进学术交流,也丰富了学院学术氛围。
(供稿人:李紫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