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 2025 级研一新生快速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9月19日下午,我院携手文学院在财院校区二教104教室联合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讲座以“不负青春,从‘心’出发”为主题,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向雪晴老师主讲,我院2025级全体同学参与。

讲座伊始,向雪晴老师以互动游戏打破陌生氛围,让同学们快速融入集体。在“你好,新同学”环节,同学们通过与左右同伴打招呼、揉肩捶背等动作,初步建立联系;“你追我逃,股掌之间”游戏中,同学们站立相邻,右手食指朝上置于右侧同学左手掌心下,听指令后左手抓指、右手躲抓,欢声笑语间,大家对新环境的疏离感逐渐消散。

互动过后,向老师引导同学们进入“由动转静”的状态,通过腹式呼吸帮助大家平复情绪。期间,部分同学桌上悄然出现糖果,向老师借此引出 “漠然处之类”“外部归因类” 等不同心理状态类型,指出个体视角与感受的差异,与成长环境、性格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引导同学理解彼此差异,学会互助包容。
随后,向老师通过 “沙漠寻爱” 投射测验,进一步探索同学们的深层心理状态。向老师让同学们想象自己穿越沙漠去寻找爱人,提出“会带几双鞋子?遇到漂流瓶会怎么做?遇到一汪不太干净的水,喝还是不喝?”等具体问题。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折射出其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态度,以及在亲密关系中对生理价值、物质价值、精神价值与成长价值的侧重取向。

讲座尾声,向老师从互动环节切入心理健康知识讲解,带领新生认识基本情绪、明确心理健康的内涵。她结合“刺猬女孩”案例,详细解析人际关系相处模式的形成,帮助同学们区分抑郁状态与抑郁症,掌握判断抑郁状态的方法。

向老师强调,性格在人际关系中形成、展现并发生改变,情绪是个体心理需求的外在反映,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征。研一阶段是人生重要转折期,新的学习环境、竞争压力等因素,都可能成为诱发心理问题的潜在诱因。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无需焦虑自责或逃避忽视,应秉持主动乐观的心态,积极关注自我需求,以健康勇敢的姿态开启研究生生涯。而要以主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积极回应自我,以更健康勇敢的姿态面对研究生生涯!
此次讲座为新生搭建了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平台,有效缓解了新生的入学适应焦虑,为他们平稳度过研究生适应期、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审|柏静 叶丽
审核|徐丹
供图 | 李欣悦
供稿|李姝怡
编辑|闫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