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731-88822454

我院田琳老师研究成果在高等教育学国际权威期刊发表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7日  点击量:

近日,我院田琳副教授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Higher education and public good: the case of China”为题在国际高等教育权威期刊《Higher Education》上发表。

在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长久以来被视为一种公益物品(a public good),凭借其在知识创造、科技创新、培养全球公民等方面的贡献,高等教育的公益性(the public good)广受认可。然而,近年来,众多国家公共财政的紧缩趋势,促使教育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逻辑逐渐获得正当性,从而使“公益”(public goods)这一曾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据核心地位的概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了以“共益”(common goods)概念重新定义教育,并阐述了教育作为共同利益的两大核心特质:一是教育作为联结个体、他人及世界的共通体验;二是教育所体现的共治特性。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聚焦于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双重视角下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具体涵盖以下四个维度:(1)在中文语境下对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概念的解读;(2)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在服务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中的作用;(3)国家与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及其职能划分;(4)高等教育在推动全球公共利益和全球共同利益中的角色定位。

通过对来自大学及政府部门的24位受访者进行访谈后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并非是纯公益物品(a pure public good),但在政策和文化影响下,它仍为公共利益做出显著贡献。中国高等教育既是一项集体努力,也是全民事业。鉴于其既非纯公共物品,亦非纯私人产品(a pure private good),将其界定为一种共益物品(a common good)更为贴切。作为共益物品,中国高等教育对全球共同利益(the global common good)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人才,服务地方、国家乃至全球发展;(2)通过科研活动破解重大难题,增进人类福祉;(3)提供公共服务,包括社会参与及政策咨询;(4)在全球层面保护并传承珍贵文化与传统,同时推动文化创新;(5)提升社会流动性;(6)塑造宽容、公正、理解与包容等价值观。高等教育服务(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正日益获得广泛认同,这启示全球高校应以更开放的心态寻求广泛合作,打破由自我利益保护所筑起的壁垒,共同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多样性的教育格局,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田琳为论文第一作者,湖南大学为第一单位,该文章的其他合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刘念才教授。


上一条:我院承办全省教育评价改革专项培训 下一条:第二十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湖南大学成功举办

关闭

Copyright © 2022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电话:0731-88822454 邮箱:jxtan@hnu.edu.cn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